返回 P054 分享

霞雾桥


□  文图 / 张京波

 

晨曦悄悄地把远方的山脉染红,薄薄的晨雾笼罩着村口的山峰,房子的上空炊烟袅袅飘起,夏天的清晨,青山绿水间的上马村在一片静谧中慢慢舒醒。

村边的小路上,有许多村民挑着担子,带着自己种的蔬菜瓜果,向着上马村走来。他们就来了霞雾桥边,找一个位置,准备出售自己的劳动果实。

卖东西的小摊越来越多,买东西的人也多了起来,很快就到了霞雾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候,而桥两边的早点摊上,店家都忙出了一身的汗,豆浆、油条、大饼、米馃,吸引着众多吃客。

喝着豆浆,吃着早点,看着古老的霞雾桥,脸上满是皱纹的大爷,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霞雾桥,村民们习惯称之为下马桥。

相传,南宋时永平人叶三省在京城临安做高官,回乡省亲,路过此村,下了马,到村访问长老,村里人认为他为人恭谦,就将马村名叫成了下马村,以示怀念。

明代初期,村民在村口建起了一座30米长的三孔石拱桥。村里的老人说,这座桥有三个名。刚造好时,因为挨着下马村下马岭,所以有人就把这座桥称之为下马桥。可是也有人觉得“下马”这个词不太讨喜,正当人们为桥的名字犯愁时,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看到桥西南群山云蒸霞蔚,河面雾霭袅袅,就提议桥名为“霞雾桥”,这好听而又吉祥的名字立刻被众人所认同。到了1958年,下马村要成为公社的所在地,当时的人们觉得,下马公社这个词不好,认为“社会主义只能上马,不能下马”,于是“下马”改成了“上马”,村里的“下马桥”也有了新的名称——“上马桥”。

一座桥,三个名字,都带着浓浓的时代印记。

太阳越升越高,卖完农产品的村民,纷纷挑起担子,跨过霞雾桥向家走去。吃过早点的村民,也扛起锄头牵着牛,到田地里开始新一天的耕作。在桥的南岸有着千亩良田,这是整个上马村的口粮田,这里出产的粮食,养活一代又一代的上马人。

这样的热闹,每天都在霞雾桥边上演,只不过,当初踏过桥面的草鞋、老牛、独轮车,现在换成了皮鞋、电瓶车、自行车,时不时还有小汽车从桥边的公路飞驰而过。几百年的风雨变迁,只有霞雾桥在无言挺立,默默守护着村民们一步一步走向美好未来。

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0801919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