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城琦: 从建德走出去的建筑学家
□ 文图 / 沈 菲
上海的愚园路是一条充满传奇色彩的马路,道路两边栽满法国梧桐,一幢幢风格各异的花园洋房曾住过数以百计的历史名人。随着近百年历史的变迁,愚园路慢慢变成融合艺术、设计、人文、娱乐的跨界生活美学街区。
赵城琦的工作室就设在文艺氛围浓厚的愚园路上。赵城琦是日本早稻田大学工学博士,现任 EIH(忆崎)事务所执行董事,E计画机构总负责人,早稻田大学读书地域研究所研究员。而这位活跃于中日两国都市建筑界的新生代城市建筑学家正是从我们建德走出去的。
1975年,赵城琦出生于梅城,至今对梅城留有深刻印象。小时候,他和小伙伴们在梅城的大街小巷奔跑嬉闹,家长之间的关系也特别好,谁家做了好吃的肯定会拿出来分享,今儿在你家弄点吃吃,明儿来我家吃,人情味儿十足。再长大些,他随父母去了寿昌横钢生活,在那里度过了无忧无虑的成长时光,直到后来考上大学才离开建德。
读大学的时候,赵城琦就在设计领域崭露头角。大二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报名参加了一个大型城市雕塑设计比赛。本着为家乡建设出力的念头,他想在作品中融入一些家乡元素。他回忆,当时完全是一种直感,就觉得这个山清水秀的小城市应该就是类似“这样的东西”。“这样的东西”就是家乡的特产——“莲花”,他把莲花的概念抽象化,用现代化的设计语言和简洁柔美的线条设计了一座城市雕塑。这座雕塑在专家和市民几轮投票中,出乎意料地获得了第一名。这无疑给了赵城琦十足的信心,今后要好好做设计。
大学毕业后,赵城琦回到杭州工作,在省内做了一些工程,获得不少奖项。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他主持完成了省政府重点项目——杭州西湖国宾馆3号楼的设计。杭州西湖国宾馆是原来的西湖第一名园刘庄。曾接待过40多个国家的贵宾,也是周恩来和基辛格签署中美联合公报的历史性场所,国家领导人曾多次下榻西湖国宾馆。它的整体设计和规划是我国著名园林专家、建筑大师戴念慈先生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重新设计改建。九十年代末期,经浙江省委的批示对其再进行改造,赵城琦非常有幸地得到主持3号楼设计的重任,在方案构思的阶段,赵城琦在国宾馆住了三个月。经过两年的设计和施工后,改建后的西湖国宾馆,于2000年投入使用,获得社会高度评价。可彼时的赵城琦并未满足现状,为了寻求更广阔的天地,他选择去日本留学。
在艰苦漫长的学术钻研之后,赵城琦获得博士学位,并创立以人的景观体验为记述城市景观构造的“景廊”概念体系。学成归国后他做了许多有影响力的项目,比如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战略性总体规划、郑州新区龙湖地区CBD城市设计、美国芝加哥生物博物馆项目等。但他心中一直有个梦想,就是用在国外积累的经验和学识为家乡的城市发展作出一些贡献。
赵城琦说,他在日本学习了18年,日本的城市建设非常精致,与自然融为一体,居民生活怡然自得,有很多地方与建德这座山水城市不谋而合。虽然离开家乡多年,但他内心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依旧。如果能把自己的学识运用到家乡城市建设上,尤其是老城振兴,重塑梅城古镇,那对他来说是件很光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