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P005 分享

唱响“宜居建德”的好声音


——首个中国“气候宜居城市”花落建德

□  文/翁伟先  图/范胜利

在5月10日下午举行的国家气候标志评估报告专家评审会上,我市被评定为中国首个“气候宜居城市”,也是全国首批获得“国家气候标志”的城市。

又一个国家级的金字招牌花落建德,我市靠的是实力:去年,我市森林覆盖率达到76.2%,大气负氧离子浓度在1100个/立方厘米以上,保持在一级水平;年平均适宜温度日数达131天,适宜湿度日数为188天,适宜风速日数为342天,适宜降水日数为111天,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多年平均空气优良天数占比超过90%,去年的空气优良天数更达到353天,在杭州13个区县(市)中排名第一。“在气候宜居评价5大项44个指标中,41个指标达到优良水平。17℃新安江造就了建德独特的小气候,春季时间长、冬季时间短,夏季虽有高温,但气温日较差(气象术语)大,夜间降温快,气候舒适期长达8个月,在全国属于上位优势。”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说。

 

■  领跑:“宜居建德”背后是一串串脚印

一场夏雨过后,新安江城空气格外清新,夏花盛放,绿意盎然。市民老江感叹说:“过去下雨得躲着,不然身上有一些泥点子,现在就算溅到身上也不必在意,雨水很干净。”

老江感叹的背后,是建德打造“宜居建德”的一串长长的脚印。

近年来,我市精准发力、精细呵护、精致打造、精彩呈现,较好地诠释了“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的时代内涵,逐步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功。

气候宜居城市创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我市打出了优化提升气候宜居环境系列组合拳。

首先,以实现建德新崛起目标为统领,把宜居理念与品牌和我市“三个定位”相融合,在经济与社会、生态与自然、动能与活力等全区域、全产业、全要素、全方位均具有宜居特征。把宜居目标与今年我市“五个主题年”相咬合,使宜居建德成为全市工作的自觉行动;把宜居品牌推广与我市以主城区为核心、新安江(富春江)为主轴、高铁新区和航空小镇为两翼的拥江发展架构相契合,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全域打造极具建德气候生态、人文、空间、产业特质,具有唯一性、差异性、高质量特点的宜居品牌;把宜居观念厚植于产业发展之中,使之成为产业发展、招商引资、转型升级的重要导向,形成依托农耕文化、田园资源,以乡村创新、农耕体验、果蔬采摘等美丽经济为表现形态的一产宜居基础性支撑,加快打造石斛、草莓、莲子、茶叶、西红花、五加皮、油茶等气候性特色的农业宜居产品,形成以大健康、涉水产业、通航产业、大文创为主导,以通航制造、农夫山泉、铜师傅、新安化工等为代表的气候性区域工业品牌,形成以景观地产、高端民宿、水上运动休闲、乡村旅游、酒店餐饮等为基础,适应不同客源市场细分需求的“气象+旅游”的三产旅游业产品。同时,把宜居品牌与全市重点(大)项目推进相结合,使我市的宜居品牌拥有项目的“硬支撑”。

其次,以三个“共治”为重点,为气候宜居夯实了基础。当好“五水共治”排头兵。全市205条乡镇级以上河道、1743条沟渠和1403座池塘现已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水质,实现全域河网水系长效监管、长治久清。去年8月5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报道了建德近年来的治水成效。当好“五气共治”急先锋。完成新安化工热电、建业热电和大洋化工热电锅炉的超低排放改造,以及全市10蒸吨/小时以上燃料的尾气深度处理工程。深入治理“工业废气”,全部取消用煤或焦炭生产工艺。开展水泥企业基本完成提标改造工作,3家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排放可达到特别排放限值要求。加快治理“车船尾气”,强化治理“扬尘灰气”,加强治理“餐饮排气”。当好“五废共治”先行者。完成省、杭州市下达的5个场地的考核任务,完成化工企业关停场地再利用情况调查等。

第三,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美丽建德”纵深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以规划为引领,“治建用”为重点,在全省率先实行“街长制”,该做法已在全省推广,成功承办全省“车乱开”治理现场会;寿昌、乾潭镇整治规划被评为全省优秀规划;完成“上改下”整治任务50.5公里,入户线整治任务9457户,淘汰落后产能14家,整治“低小散”企业(作坊)280家。寿昌镇以水系整治为核心,修复还原全长1100米长的古韵水街,真正让人们望山见水记乡愁。去年,全市共拆除违法建筑40.22万平方米,完成“三改”57.52万平方米,全面完成4335户农村D级危房整治;“四边三化”完成省级重点问题点位16处,杭州市级问题点位47处等整治,以及全长45公里的乡镇“一点一线”亮点打造工程;“高速桥下惠民生”工作成为全省样板。

三年来,我市共实施整治项目286个,目前已完工193个,完成投资25.24亿元。通过整治,盘活存量建设用地56.13公顷、闲置厂房26.15万平方米,新建小微企业创业园2家,入园企业120余家;建成乡村旅游点203家、星级农家乐74家、民宿98家;吸引恒大集团、中航工业、海航通航等众多名企,共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33个,总投资达147亿元。

第四,以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为杠杆,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先后启动了碳酸钙、竹木制品等整治提升工作。全市196家碳酸钙企业,关停淘汰、保留提升、兼并重组为33家,224家竹木制品企业保留提升为27家。淘汰小锅炉96座,拆除违章建筑22.2万平方米。同时,按照化工产业试点方案要求,白沙化工、新化化工新华基地等搬迁项目力争明年底前实现全部入园。谋划建设海螺、红狮、南方三大绿色建材产业园,目前海螺水泥粉磨站搬迁项目已经实施,红狮水泥绿色产业园投资协议已经签署,南方水泥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在气候改善、行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如去年碳酸钙行业产值同比增长11.5%,税金同比增长46.5%。今年一季度,碳酸钙产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48.3%,税金同比增长14.6%。

■ 蝶变:唱响“宜居建德”的好声音

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重中之重,要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强化联防联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

在建德,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这一刚性需求已经实现。去年,我市空气优良天数高达353天,在杭州13个区县(市)中排名第一。在区域竞争中,我市正有效利用气候这种“上位优势”,把独特的气候条件、自然生态、人文资源、历史文化等“软环境”,转变为发展优势,转变为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优势,转变为加快实现建德新崛起的“硬实力”。

打响宜居品牌。根据宜居城市中社会文明度、经济发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公共安全度等指标要求,我市宜居的、生态的软硬件条件已经具备,打出17℃新安江宜居建德品牌适逢其时。正如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研究员许小峰所说:“在保护、顺应、敬畏自然的同时,要充分利用自然,通过合理的开发,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抓手在哪?就在举全市之力打响“宜居建德”品牌。

打响康养品牌。遇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气候宜居美、自然生态美、人文历史美的“三美共美”的建德,是一方康养的风水宝地。我市正依托水陆空相拥的交通区位优势,气候、生态、人文等禀赋,主城得天独厚水清风凉雾奇“三绝”和乡村田园资源,石斛、西红花、莲子、苞茶、五加皮、饮用水等众多养生农土特产品,浙西国际心脏中心和省优质医疗资源“双下沉”等,合力打响具有建德生态特质、气候特征、物产特点的独特的建德康养品牌。

打响高铁品牌。杭黄高铁将在今年年底开通,五年内我市将拥有杭黄、衢建、金建三条高铁,一个县级市拥有三条高铁,这在全国范围内也十分少见。一方面,高铁不仅大大缩短了时间、空间距离,我市承接大杭州乃至长三角要素溢出的机会大幅增加,而且资金流、人才流等,会随着高铁的开通如期而至,我市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为迎接“38分钟时代”,我市正以“一心两翼”城市空间布局为牵引,全方位启动高铁新区、航空小镇建设,在着力加快传统产业改善提升的同时,重点发展旅游休闲、健康养生、科技创新、农业创意、城市经济、通航产业、美丽经济、信息经济等产业,使高铁经济成为我市未来一个时期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牵动“三个定位”目标实现、大力提高城市首位度和城市品质提升的主平台、新门户。

打响通航品牌。我市千岛湖通用机场是我省首家取得民用机场许可证且正常运营的通用机场,也是全国首批航空飞行营地,拥有高度1200米以下广达4500平方公里、华东地区最大的飞行空域,通航条件十分优越,拥有不可多得的比较优势。航空小镇已成为我市两个主平台之一,政策供给有效,要素保障有力。从航空小镇自身看,近年来航空小镇已加快形成了通航制造、通航旅游、通航服务三大功能板块,先后引进了中航油、浙江虹湾通航、万丰通航、驼峰跳伞等20多家驻场单位;2016年11月被列入省第二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11月引入国家第一批低空旅游示范区和航空飞行营地示范工程,去年7月被住建部评为国家第二批特色小镇,8月获评省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综上,我市打响通航品牌正当其时。

更为重要的是,在打造通航产业浙江样板目标引领下,作为我市主平台之一的航空小镇,开启了我市先进制造业的新蓝海。同时,我市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中,一些传统企业、产业的发展撞上了“天花板”,航空小镇不仅承载了推动我市先进制造业发展使命,也赋予了其截断传统产业路径依赖、低端锁定倾向的功能。

打响乡村品牌。这里,是浙江人类文明的起源地,锦峰秀岭,山水之乡;这里,勃兴了一座远去的千年州府,既是京畿首辅,亦为徽商大埠;这里,千年古镇、古村星罗棋布,千年不息,文脉绵长。建德23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既有大江诗意温婉,更有山水田园长卷。水景、山景、田景,景景相拥;景点、景区、景观,景景相融。美丽建德、环境整治、改革动力,寿昌经验、梅城故事、乾潭突围、山峰做法、葛塘样本等,构成了建德改革与发展最细腻的起笔。

尤其在我市奋力打造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杭州新的经济增长极、杭州西部门户城市的语境中,广大乡村正快速行走在“五个振兴”的康庄大道上。因此,以乡村自然生态、人文历史、发展导向、政策供给为“软环境”,以农耕文化体验、乡村休闲旅游、民宿发展等美丽经济为“硬支撑”,加快打响建德乡村品牌,对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

■ 思考:让“宜居建德”的长板更长

水桶原理我们耳熟能详,是指一个由若干木板构成的木桶,其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而与之相对应的反木桶原理,是指木桶最长的一根木板决定了其特色与优势,是制高点。反木桶原理提倡特色凸显的创新战略,要求打破思维定势,找准自身的特殊优势,谋求突破与发展。木桶原理趋于保守,反木桶原理则突出创新。

特色就是旗帜,凸显特色才能突围。

显然,在标兵渐远、追兵迫近的激烈区域竞争中,反木桶原理给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以诸多思考和启示。

思考一:尖锐的钉子比笨拙的榔头更容易突出重围。那么,我市籍以突出重围的“钉子”在哪里?在气候、水资源、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在符合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平台、产业、企业、项目。因此,在加快补好各种掣肘发展的短板的基础上,要加快突显我市的特色、优势,不断加长加固最长的那块木板,在一个或几个点上寻求突破,进而塑造出一种全新的态势,发挥出优势富集效应,实现几何级数的发展。区域中,几十年厚积薄发的淳安千岛湖旅游业路径、以最美县域打造为抓手推进全域整治的桐庐做法、“大树底下好乘凉”有效截获杭州要素溢出的富阳经验等,都是依靠长板突围的典型案例。

思考二:特色就是核心竞争力,“宜居建德”就是我市最长的木板、最大最宝贵的比较优势。从纵向的发展轨道审视,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举全市之力,尽快打响极具建德文化内涵、拥有良好要素支撑、具有导向和前瞻意义的“宜居建德”品牌。并以“宜居建德”为主品牌、主齿轮、主动力,与生态品牌、康养品牌、高铁品牌、通航品牌、乡村品牌等子品牌,互为咬合,互为动力,互为体系,打破旧的认知与框架,以此跳出逼仄的区域竞争环境,加快推动建德实现特色崛起、绿色崛起、高质量崛起。

思考三:加速建设“宜居建德”品牌,需要自然生态、人文历史、产业发展、平台建设、乡村振兴、空间优化、区位支撑、政策供给、改革驱动等系统性、整体性推进,坚持这一点,就是坚持建德发展的唯物主义。同时,不能十个手指抓跳蚤,而要集中一点予以击破。在牢牢牵住“宜居建德”这个牛鼻子,扬“宜居”之长的同时,不断补好补齐发展短板,坚持这一点,就是坚持建德发展的辩证法。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全市上下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决策部署,以实现建德新崛起目标为统领,以“38分钟时代”为牵引,以乡村振兴、拥江发展为驱动,以“五个主题年”为抓手,改革为动力,重点(大)项目为带动,俯下身子、撸起袖子、干出样子,奋力推进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杭州新的经济增长极、杭州西部门户城市建设,合力实现“宜居建德”的洼地崛起,书写新时代建德新崛起的时代答卷。

摄影:苏少华

摄影:范胜利

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0801919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