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P045 分享

建德地方历代行政机构名称漫说


□文/黄建生   图/陈疯破浪

作者按:我平时比较注意建德论坛上有关建德历史的一些帖子,对其中的观点或者予以支持,或者予以纠正、澄清,或者进行普及宣传,总之,尽个人最大努力去维护历史的真实性。作为地方文化工作者,我们应该对建德历史上曾经设置的行政机构及其名称要有相应的准确的了解。特别是在目前市委、市政府把发掘和发扬建德传统文化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我们有必要承担起对社会上、普通民众之间普遍存在的一些历史常识偏差的纠正义务。

两年前,某村新修建了一座宗祠,在提到纪念相关人物的时候,言之凿凿地称:根据某某宗谱记载,某某(即该人物)曾任东晋睦州刺史。

要知道,东晋时期,建德包括后来的睦州(严州)管辖地区,还属于未开发的荒蛮之地。当然这种荒蛮,不是指荒无人烟,而是没有达到可以设立物质、文化相对发达的州级行政区划的地步。睦州一直要到300余年后的隋代才设置,东晋哪里来的睦州啊?这种违背历史基本常识的报道,也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某媒体上。

这个还只是私人行为中的谬误;而官方活动,尤其是现在梅城在恢复严州古城,进行严州文化开发的诸多活动中,许多表述也出现了不严谨的情况。以至于屡屡出现“南宋的严州府如何如何”“陆游曾担任严州府知府”之类的说法。把严州和严州府混淆,是典型的代表。

 

严州和严州府

严州与严州府是两码事。封建社会时期,长时期军政不分;由于交通通信条件不像今天这样发达,所以,最低一级政府机构——县,一般由朝廷设置郡(汉代、两晋、南北朝)、州(隋、唐、宋)、府(明、清)委托管理,但也主要侧重于军事上的管理,政(人)事上的管理如县令的委派,仍由朝廷直接任命。所以,戏剧中常常出现的知府摘了贪腐县令帽子的事,在非特殊时期,这多半是不允许的,也只是老百姓自己的一厢情愿,仅仅是戏剧罢了。

具体说到严州与严州府,其情况基本是这样的:

严州,唐武德四年(621),在桐庐设置严州,管辖今建德、桐庐两县(市)范围;但只短暂地存在了3年多,624年严州被撤销并入睦州。同时建德县被一分为二,东建德属桐庐,西建德属雉山(今淳安)。睦州是隋仁寿三年(603)设立的,607年至621年改州制为郡制,称遂安郡,621年仍旧恢复为睦州之名,州治在今天的淳安,一直到唐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697)才迁移到建德。

这里又涉及《建德年鉴》等文献中使用的“唐神功元年”,个人认为有疑问。

《新唐书·地理志》卷五中就有明确的记载:“睦州,新定郡,…….本遂安郡,治雉山。…….万岁通天二年徙治建德。天宝元年更郡名。土贡:文绫、簟、白石英、银花、细茶。”

神功元年、万岁通天二年,均为公历697年。但这一年,有两个年号,上半年为万岁通天二年,下半年为神功元年。这个要怪武则天,武则天特别喜欢折腾,屡屡更改年号,在位21年,使用了17个年号。其中一年之内使用2个年号的有690、692、695、696、697、701六个年份。本人在编辑《建德市志·建置沿革》时,采用的是“万岁通天二年”。出现这个情况,个人揣测,最早在《建德年鉴》中采用“神功元年”的编辑人员,是以公元697年倒推相应的中国唐代纪年,忽略了这个年份有两个年号。

宋代的行政区划,最高一级为路;实施的三级制,最基本的是路——州——县;州级单位有府、州、军、监,府的地位最高,州次之,军、监更低;县级单位有县、军、监。宋代全国分设的路”,严格地说,“路”不是固定的行政区划建置,就像今天所习惯称的华东地区、华北地区,属于华东地区的浙江等省市,并没有一个能干预省市的党政军具体事务的华东某某行政机构。

作为行政区划建置基本单位,路下为府、为州。州为常例,府为特例。国都、皇帝诞生、居住和巡游过的地方,以及军事地位重要的州特别是边关重镇,常常改置为府,此情况与唐朝很相似。据《元丰九域志》记载:元丰八年(1085)时,全国有府14、州240。由于上述原因,府虽与州同级,但因带有荣誉性质,地位要略高于州。

697年,睦州州治迁移到建德(今梅城)后,睦州称呼一直使用到宣和三年(1121)。方腊事败后,朝廷认为,该地民风彪悍,必须严加管教,故改名为严州。此时的严州之“严”的字面意思,已和当初纪念严子陵的本意风牛马不相及了。严州,属两浙路,治所在梅城,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青溪(今淳安)、遂安6县。

睦州州治之所以会迁移到新安江下游的建德,一方面是朝廷认为,建德县城所在地位置重要,背靠乌龙山,面扼三江。在以水运为主要运输动脉的宋代,守住建德,也就守住了北上首都临安(杭州)最近的一道关卡。迁移治所后的方腊造反,第一个精心经营的根据地正是睦州,恰恰证明了后来朝廷“严州不守,临安必危”的判断。另一方面,淳安位于深山区之中,出入通道条件险恶,自唐代以来,赴任的州县两级官员中,有多名居然是在上任途中,因山洪暴发强行涉水而丧生的。所以,朝廷就决定迁移治所,为此开启了建德梅城为州级行政机构所在地1200余年的历史,丰富了建德历史文化的底蕴。

 

历史上的建德府

前面说过,宋代以州为行政区划建置的主体,重要的州有可能改置为府。因为宋代有三个皇帝在未登基前都曾经领过严州的地方官职务(其中,太祖赵匡胤被后周世宗柴荣任命为殿前都虞候,领睦州刺史;太宗赵光义被太祖任命为殿前都虞候,领睦州;高宗赵构也担任过这一职务),严州被认为是“龙潜”之地。故南宋咸淳元年(1265),升严州为建德府,属两浙西路,治建德县,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淳化县改名)、遂安6县。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府成为建德府,与日后的严州府是两码事。许多人将这个时期治所设在建德的、在严州基础上改置的“建德府”,想当然地成为“严州府”历史的一部分。所以,在许多场合,屡屡出现“南宋就有严州府”的论断。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改建德府为建德路,属江淮行省,路治建德,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遂安6县。

元末明初,朱元璋外甥李文忠率部攻取建德路后,改为建安府。不久又恢复“建德府”之名。明洪武八年(1375),改建德府为严州府,府治建德,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遂安6县。

此后,严州府建置一直延续至辛亥革命之年。

 

行政长官的变迁

从行政长官来讲,隋代设立睦州至五代十国的吴越时期,除唐天宝元年(742)至至德三年(758,下半年为乾元元年)称新定郡太守之外,其余时期均称刺史。

宋以朝臣充任各州长官,宋初太祖后期的开宝年间(968~976),始称“权知某军州事”,简称知州。“权知”意为暂时主管,“军”指该地厢军(地方军队;朝廷军队叫“禁军”, 梁山好汉豹子头林冲就是京都十八万禁军教头)。“州”指民政。其职权仍侧重于军事,犹如唐之刺史。民政管理仍由县管为主。

明代开始,严州府的长官叫知府,不叫知州。全称是知府事或权知府事。但是知州也是一级正式官名。因为州,从明代后期开始,特别是清代,有两种,一种是直隶州,直隶州知州地位与知府平行,散州知州地位相当于知县。

以严州为例,严州(及后世的严州府)治所虽然在建德,但建德的民政以建德知县管理为主,桐庐的民政由桐庐知县管理。知州、知府不直接管民事。在发生知县不能解决的事的情况下,知州、知府起到协调作用。

这里还出现一个职官“通判”。

“通判”一职,始于宋,止于清,是地方行政官员的一种。在宋时,他是以朝廷派员的身份下到地方,作为地方行政长官的副官,负有地方的行政及监察职权,用以与地方行政长官形成制衡。

在两宋时,“通判”是州级地方官的一种,他是“知州”的佐贰,“知州,掌郡国之政令,通判为之贰。”(《宋会要辑稿—职官》),因此,官阶位于知州之下。但其职权却大于知州,因为行政公事必须经知州与通判共同签署才能生效;而且,通判作为皇帝的耳目,对州府事的弹劾可以直达皇帝。所以,他并不简单等同于知州的副职。

宋淳佑七年出任严州通判的吴潜湖,积极辅助知州高斯得,在大旱之年,劳心劳力,为百姓“蠲租发廪,招籴劝分,请于朝,得米万石以振济”(《宋史·高斯得传》),不幸积劳成疾,双目失明,后就在县境西北择地而居,成为今钦堂乡大溪边村吴姓始祖。

需要关注的还有科举体系的知识,许多家谱中都会涉及本家族成员在科举考试中的功名以及任职。如常见的是,某家族有进士几名、举人几名,担任四品以上高级官员几名,等等,甚至有的职官名称都是与其人所处时代不相符的。须知要取得科举功名,其难度非同一般,科举时代,即使是宰相的儿子,也得老老实实参加一级一级的考试,而且还得在老子掌权时期,回避考试。所以,一个家族出现那么多的举人、进士,多半是要打问号的。建议大家多多阅读参考《历代职官表》等相关资料。

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08019192号-2